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学科教育 > >

厦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育纪实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从“摸不着”到“抓得住”

——厦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育纪实

  价值观教育的难题是它隐藏在事物背后,经常让人感到看不到、摸不着。近年来,厦门市在课程改革中,通过多种方式力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隐到显,并融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隐到显

  为找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厦门市教育局近年来按照“课题引领、课堂为主、实践养成、着眼长效”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研究工作。2013年6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300余位骨干教师,开展了“构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教育课堂”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完成和发布了《厦门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此基础上,各校教师开展学科教育课堂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并形成教学案例,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丛书》(共36册),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说,通过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背景的学科教育框架,解决了价值观教育“教什么”的问题。通过探索学科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设计方法,将对价值观的深入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和教学设计活动,解决了价值观教育“怎样教”的问题,为学科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

  根据学科特点挖掘课程素材

  每个学科都具有丰富的、生动的教育素材,它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提供了条件,也能帮助学生从独特的学科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注意选择有特色的素材。

  比如,厦门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建立智能节水环保公厕、全岛禁鸣喇叭、高架桥两侧防治噪声、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等等,很多城市人文设施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市政工程建设,感悟身边的新变化,增进主人翁精神,参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活动。

  生物世界中有许多动植物结构精妙,彰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教学中,鼓励教师抓住这些典型素材,设计调查、观察活动,组织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感悟自然的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同时强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反应,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从影响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因素,理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通过元素周期表、原子模型的演变,理解“量变与质量、物质螺旋发展、否定之否定”等规律。树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论世界观。

  当然,每个学科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点还有很多。我们鼓励教师,随着对学科课程教育价值的认识逐渐深入,逐步使课程育人落实在课堂中,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在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丛书》中,各学科围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优选了大量案例。这些案例融合了课堂教学、实践拓展、媒体运用等多种形式,打造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真切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在教学中发现,成功的教学案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有利于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育的内容,而名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也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最直接的借鉴。我们在总结归纳教学案例时,也预设了不同方向的教育模式,给使用者留下一定的创新空间。

  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教与学的全过程  

  经过三年的行动研究,厦门市教科院傅兴春副院长从各学科的实践和案例中,总结出了价值观构建的教学设计方法。

  其一,以“价值观建构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式。价值观是学生将学科知识遗忘之后留下的能影响他们终生的东西。新课改要跳出过于依赖知识传授的教学,建立以构建正确价值观为本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设计主要过程为“分析教学内容——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解——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设计能促进对价值观感悟的学习活动”。

  其二,将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感悟价值观的基本途径,这是因为价值观隐藏在事物背后,有时并不是能直接看得到、摸得着的,学生只有通过参加教师精心安排的教育活动才能有所感悟。

  其三,在教学中设计融合价值观教育的精彩片断。在学科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教学中,通过适当安排的教学活动,适时融入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片段,让学生在对这些教学内容的反思中思想得到提升,感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厦门市广大中小学教师正在逐渐找到将学科教育落实到课堂中的途径,逐渐形成一些可供推广借鉴的教学策略。

  一是求“真”,价值观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抽象地阐释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针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反省、在反省中作出选择与判断,并不断地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是求“变”,变传统的直接灌输为主动的价值建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填鸭式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学生,而应关注学生的评价性思维训练,通过暗示、询问、激励、提供资料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作出合理的选择。

  三是求“渗透”,将价值观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将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单独提取出来进行专门的讲解,而是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并渗透于课堂讲授、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以及课外活动教学和其他日常性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注重举办各类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活动,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学活动与学生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等结合起来,将活动作为学生深刻领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逐渐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与体验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本文标题:厦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育纪实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学科教育”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