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学习方法 > 了解学习规律 > >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转载自公号:KnowYourself

公号简介:戳穿系心理,不是治愈系心理。人生尽是幻象,你要敢于戳穿。

不止一次有人在后台留言,说“我马上就要毕业了,一直觉得很迷茫,身边有些人开始准备考研,有些人准备出国,有些人找了很多实习。但我不知道自己毕业了之后想干嘛…但看着大家已经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做出妥协,自己不甘心但又很焦虑。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或者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觉得日子过得很空虚。”

我们曾说过,18-25岁,成年初显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阶段。而这种“空虚”、“迷茫”、又“焦虑”,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普遍的感受了。

国庆假期前,作者在一期演讲现场,问了在场的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一个问题:有多少人觉得自己很迷茫,还没有一个关于“我是谁”的答案?结果,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

其实,这空虚、迷茫和焦虑的背后,可能与这些年轻人还没有真正地“找到自己”有关——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未来在哪,不知道如何平衡“做自己”与“守规矩”。或者说,他们尚未完成一个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自我同”。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自我同,或者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68)的理论中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务。

当一个人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也就意味着Ta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Shaffer & Kipp, 2013),比如,Ta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价值观,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选择什么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如何平衡社会期待与自身意愿等等。

可以说,自我认同的形成,是人们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选择的基础(Erikson, 1950)。与此同时,人们也正是在不同的尝试和选择的过程中,才逐渐地认识自己,获得一种自我认同。

在埃里克森看来,自我认同的形成,并不是一种简单经验“累加”而是“整合”。在结识了不同的朋友,尝试了各种类型的事情之后,我们的内心会更加清楚自己在交友、规划未来、寻找人生意义的时候,背后那些一以贯之的信念和价值是什么,那些在我们看来可以定义我们,或者那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不过,这个尝试、探索与整合的过程,有可能会给人们造成一种充满危机的局面,有些人穿过了这些危机,而有些人却停留在了混乱之中。

“找自己”可能有4种状态,你处在其中的哪一种?

Marcia(1966)把处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们,根据“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划分成了四种不同的状态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1)早闭

处在这种状态中的人,通常已经“获得”了一种自我认同;不过,这种认同感并非基于自身的探索和尝试,而是基于他人,尤其是父母。比如,他们认为“因为我父母是老师,所以我也应该当老师”。对于这类人而言,他们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几乎未曾经历过“危机”(低探索),就确立了对自己的认知以及未来的规划(高承诺)。

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虽然他们看似对于自己想追求的事情十分坚定,但他们的这份坚定又是十分脆弱的。一旦可能面临失败或者他人(尤其是权威)的负面评价,他们很容易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或者努力的方向,几乎从来就不是从自身出发的。

2)混乱

他们可以说是“并不在寻找自己的过程中”,他们既不了解自己,不确定未来的发展(低承诺),也并不太关心这类问题(低探索)。他们很容易就会抛弃自己曾经做过的决定,也总是处在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之中,甚至会接受一些与过去的决定截然相反的机会。

尽管可能在外人看来,这类人处在一种“混沌不清”的状态里,但他们自身很有可能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虽然有一些处于混乱之中的人可能会在面临升学或就业等人生转折的时候无法适应,但也有一些处在混乱的人是能够妥善地应对这些变化的。

3)延缓

处在“延缓”状态中的人,便是那些正在努力探索自我,寻找自我(高探索),但还没有得到答案的人(低承诺)。比如,他们可能正在思考“什么样的工作是我真正的热情所在,我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大家都想去离钱近的金融行业,我应该随大流吗?如果不,那么我又想做些什么呢?”。

他们因此往往也是最能在主观上感受到自己处在危机之中的人,而迷茫与焦虑也是处在这个状态中的人最常有的感受。Marcia(1966)认为,延缓,可能是四种状态中最令人挣扎与煎熬的,不过,相比起处前两种状态,他们却也是最有可能在经历过探索之后,到达第四种状态的——自我认同达成。

4)达成

Marcia(1966)认为,形成自我认同的人,都是经历过探索给自己带来的危机的(高探索)。他们在穿越危机之后,最终获得了对自己更清晰的认知,对某些特定的人生目标、信仰、价值观做出了“承诺”(高承诺)——认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且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的。

于是,他们在接下来面对人生的机遇与挑战时,也更能够依据本心做出抉择,在面对坎坷与阻碍时,他们也不至于瞬间心灰意冷,全盘否定自己的努力和方向。Marcia(1966)指出,形成自我认同的人,是所有四种状态的人中最少听信权威的,他们也更少受到外界负面评价的威胁和动摇。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人们应该在12-18岁的青少年时期,去完成这样一种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任务,获得自我认同。不过在现实中,这个重要人生任务,似乎被“推迟”了。

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成年初显期(18-25岁)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上了大学之后,我们似乎才开始意识到要去认识自己、探索自我。而整个成年初显期,我们似乎都处在这样一种危机与探索之中,还未找到自己,倍感焦虑与迷茫。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本文标题:我们如何了解自己?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