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政治 > 社会主义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品格。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承继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特征。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民情怀再次印证,人民性始终镶嵌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人民至上”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相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取向,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立场。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开放发展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领悟贯彻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概括起来就是人民立场。在马克思以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无一例外,都是以统治阶级的需要为圆心,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着墨。马克思主义首次基于人民立场谋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构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提供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正是由于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才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彰显着人民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可见,人民至上,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内在旨归的集中概括,也旗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识和根本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都以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同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密不可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鲜明地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一切政党划分开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我的执政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与亿万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唯有此,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以说,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必然体现。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并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始终。首先,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亮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为什么出发”的动力,使命是“朝什么方向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表征着党始终把人民至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在重大战略布局中体现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融汇于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决策部署中。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的双胜利,跑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依法治国中使每一项政策都能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坚决纠正人民群众反对的、痛恨的,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在路上。最后,在系列重大举措中彰显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民情顺应民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坚持强力反腐、使“苍蝇”“老虎”无处藏身;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心系脱贫攻坚等重大措施上,始终高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发展理念的维度,“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主体是从主体角度对“依靠谁”和“相信谁”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一方面,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要明晰我们该依靠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对人民群众知识、经验的抽象概括和规律提炼。向人民群众学习,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发展,才能尊重、依靠和教育人民群众。另一方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也要明辨我们该相信谁。社会的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推动的结果。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中国革命、改革、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人民群众推动发展的必然结果。相信并引导人民群众投身致力于实现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身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事业。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从受众角度对“什么是人民关心的”和“什么是人民期盼的”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抓住“什么是人民关心”的问题。概括来讲,就是不断把“蛋糕”做大,进而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真实而充分的体现,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拥有更多获得感。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抓住人民关心的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还要在“什么是人民期盼的”问题上发力。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疙瘩”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大力提升中得以舒缓。所以,以“什么是人民关心的”和“什么是人民期盼的”为靶心,在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不断实现共享覆盖面上的全民共享、共享内容上的全面共享。


本文标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