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范文 > 报告总结 > 学习总结 >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之一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人民日报社

催化融合质变,做大做强主流舆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系列专版之一

  编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5日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人民日报社。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迅速掀起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的热潮,相关媒体、单位的采编、经营管理人员,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等撰写学习心得。本报今起推出系列专版,刊登部分学习心得,也欢迎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媒体工作者等来稿,就“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在催化融合质变中“上连党心下接民心”

无锡日报社江菊敏

  年初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人民日报社,为党报党刊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绘就了融合发展路线图,指明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民日报“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这也是无锡日报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时代向前发展的最重要支点。无锡日报必须以更加强烈的进取意识催化融合质变、加快建设全媒体,在深度转型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无锡日报作为无锡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纸质媒体,近年来积极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在采编环节迈出了全媒体建设的第一步,通过推行频道制的双向互动机制,努力打通采编、技术与新媒体加工各环节,在重塑采编流程过程中尝试实现在融媒体传播语境下“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化传播与多终端适配”的发展之道。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无锡日报的转型距离“四全媒体”的要求还有十分明显的差距,这个差距体现在“融合质变”的机制与效应还远未真正形成,全媒体建设任重道远。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敢为人先的姿态催化融合质变,通过发展理念的刷新、技术手段的创新与体制机制的重构,加快建设全媒体。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是党报的重大使命。我们要更好地肩负起这一使命,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为读者“划好重点”,用读者尤其是年轻人乐于接受的形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在全媒体报道服务上见功夫;坚持移动优先,及时为读者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加快转型中进一步提升媒体集成服务能力,使新闻宣传质量和能级有一个明显提高。

  拥抱全媒体时代,要进一步扩大地域、人群、内容的覆盖面。扩大地域覆盖面,要抓住新媒体领域“用户下沉”的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进区域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党报的声音不能仅仅局限在机关大院、城市白领中间,要通过区域融媒体中心向下延伸的触角,覆盖工厂、社区、乡村等锡城的每一寸土地;扩大人群覆盖面,要强化阵地意识,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要通过创新拓展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主动抢占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短视频等各类新媒体的舆论场,覆盖写字楼、车站、机场、商场、学校等更多人群集聚地的传播渠道,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扩大内容覆盖面,要以有温度、有深度的优质内容占领锡城区域舆论场的制高点。在信息供给过剩的当下,报纸可以变薄,但内容要变厚,要让重点报道从以往的“一张报纸一篇稿子”变成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联动互动,可读、可听、可视,立体多维呈现,锻造主流媒体更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传播效果是“硬道理”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数字出版运营中心赵晓军

  年初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蕴含了对几年来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科学判断,核心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媒传播效果。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宣传舆论阵地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非常及时的警醒,笔者作为新媒体一线的管理人员,对此有两点比较深切的体会。

  首先是媒体融合发展到了解决关键问题的关键时刻。2014年,随着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下发,媒体融合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各传统主流媒体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媒体阵地,“中央厨房”也越建越多,但回顾这几年的发展,看似热热闹闹,但成效大多停留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加”,成功“相融”的案例很少,反观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梨视频等商业媒体,发展速度令人瞠目,越来越多地掌握了舆论的话语权。这说明我们的媒体融合,还没有像商业媒体一样,真正触及到核心体制的变革。媒体融合,检验的标准就是传播效果,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必须要在生产体制和传播形式上拿出点“硬货”。

  其次是技术、机制和模式的创新,是掌握舆论引导力的三个抓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切中了当前主流媒体舆论宣传的痛点,即传播的方式、深度、广度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媒体时代,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新时代的传播有什么特性?就是“四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以此为参照,以党媒为主体的主流宣传舆论阵地必须紧跟时代,切不可行动迟缓。

  以“算法推荐”异军突起的商业新闻客户端在覆盖率与影响力上为什么长期占据前列?抖音为什么会火遍全球?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军装照”H5为什么浏览量突破11亿次?为什么2018年中国在线直播用户规模达4.56亿同比增长14.6%?这些背后都是新技术的支撑,新技术带来新的传播形式,新技术靠大数据因而更“懂”读者,好的内容也要靠新技术的包装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通讯等下一代技术的到来,媒体的传播形态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毋庸置疑,主流媒体只有跟上这个步伐才能有未来。


本文标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25”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之一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