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演讲与口才 > 谈判技巧 > >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在外交层面上,中国由于在核武器保有数量上远低于美国,在谈论各种削减核武器的话题上都占据道德制高点。正如今年5月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有关希望中国加入美俄军控协议的观点时所表述的,国际军控界不少人对此都有个疑问,美方是想把中国的核力量谈到美国的水平,还是想把自己的核力量削减到中国的水平?而在军控谈判的具体操作上,显然中国无意将本国的核武库膨胀到美国的水平上,让美国放弃自己在核武器上的优势则更加不可能。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在战略核武器上美国优势很大,在战术核武器上的优势更加难以动摇

  所谓的包含“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核裁军谈判本身,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是一场大家一碗水端平的公平竞争,而更可能是一场类似于上世纪20年代《华盛顿海军条约》一般,将不同国家划分为三六九等的歧视性谈判。各国按照削减核武器的“政治正确”,各核大国也许都要在条约中进一步减少本国的核武器数量,但其保有核武器的数量依旧会是按照各国现有核武器数量分成几个档次。对于美国而言,削减一两百枚核弹头只能算是“技术性调整”,而对于中国而言,削减哪怕50枚核弹头,都是动摇本国战略核武库的严重影响。

  一旦中国加入了此类谈判又拒绝按照美方的设想削减核武器,则国际舆论场上对于中国的指责反而会让中国失去之前的道德优势——作为和苏联玩了前后超过五十年核军控与核裁军的美国,在相关问题的谈判和各种技术细节的“使坏”上自然是经验丰富,从这个角度看,哪怕即使是开启谈判,对于中国而言都具有不小的风险。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在核裁军的谈判经验上,美国的经验同样也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

  中国的核战略本身,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不愿掺和美俄军控条约的重要因素。大国的军控博弈和核战略设计调整本身极为复杂,但即使在冷战的高峰期,除了美苏两国,其他几个有核国家的核战略整体上也远远谈不上复杂。无论是英国这样尝试过不同形式的核打击手段(包括陆基弹道导弹和中程核轰炸机)最后选定核潜艇和潜射导弹的单一手段核威慑,还是法国看似“灵巧”,同时拥有核轰炸机、陆基核导弹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三位一体”核威慑,面对苏联远大于其本身的核武库,其核战略有且只有针对苏联主要城市展开大规模核打击这一种办法——由于冷战时期战术核武器本身的普及和苏联在中欧陆军实力上的长期优势,英法在考虑核战略上时并没有过多考虑本国是否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问题。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英法两国的核武库规模都很小,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的操作可以进行,唯一的选择是发射还是不发射

  相比之下,中国的核战略在冷战期间还要复杂一些。一来中国在拥有核武器后长期处于美帝苏修都要对付的状态,本国核武库针对的目标不仅有美国,也要对中国北方有巨大威胁的苏联;尽管中国的核武库规模长期比英法还要小,打击手段也并不多(70年代以后除了实力不断增长的战略核导弹之外,就只剩理论上具备打击能力的空军轰炸航空兵,潜射战略核威慑则要到21世纪才开始正式建设),使用的核打击手段也会是以攻击人口密集区为主的核报复。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尽管中国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在80年代以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真正有效的对美苏核威慑建立时间还要更晚

  与此同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宣传口径也让中国的核战略更趋复杂。一方面中国的核战略因此看起来比英法更具防御性,但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外国军事观察家都不认为上世纪70-80年代在常规军力面对远东苏军处于明显劣势的中国会在常规战争遭遇毁灭性失败后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冷战之后,由于来自苏联威胁的消失,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转变为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但在中国常规军力劣势明显的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学界和军方内部依然引发了持续时间不短的激烈讨论。

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在1996年的台海危机之后,国内学术界一度对核武器使用原则产生了新的探讨


本文标题:美拉中国核裁军谈判暗藏心机:中国将失去这一优势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