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电脑教程 > 操作系统 > 系统优化 > >

狠抓执行力 事事合民意⑩|东莞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狠抓执行力 事事合民意⑩|东莞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环境优美的同沙水库,市民在享受慢生活 记者 郑志波 摄

“临窗眺望可见绿,出门不远有乐园。”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身边的公园、绿地、公厕在不断地增加。家门口的公园游园不仅可以休闲、亲近自然,还兼具健身、娱乐功能。2019年,我市以优化生态宜居环境为契机,打造21个中心城区街头小景,建成东莞银山市级湿地公园,构建家门口的半小时健身圈,“公园+娱乐+运动”模式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村级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超过1200个,公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相映,为市民休闲游憩提供了优美场所。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5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23平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花园城市。

公园遍地

出门走几步路就有休闲公园

每天下班后,带上孩子到家门口的百花林公园散步,是市民邓勇能的心头好。“生态湿地、西式礼堂、五彩花海、玻璃栈桥……住在市区,感觉处处都是公园。”邓先生说,五年前他从外省搬到东莞南城居住,是他近十年生活最惬意的时光。

黄旗山城市公园、东莞植物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同沙水库、元美公园……最近几年,邓先生每逢周末,就带着妻儿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现在就更方便了,出门下楼左拐走两分钟,就是新建的百花林公园。

跟着邓先生的步伐走进百花林公园,记者看到绿树簇拥环绕,四处点缀鲜花,时而有鸟儿飞翔,时而蝴蝶翩翩起舞,一幅家门口的鸟语花香美景图展现眼前。沿着公园内光滑的小径,你会看到郁金香、向日葵、万寿菊、月季、荷花、茶花、鼠尾草等植被。还有生态湿地、西式礼堂、五彩花海、太极园、山歌台、玻璃栈桥等特色景点,让邓先生一家尽享休闲乐趣。

事实上,出门走几步就有休闲公园,不仅仅是市区朋友的福利。在各镇街(园区),这样的公园也点缀在村落、社区、河畔,成为街坊邻里日常谈天说地的好去处。

常平镇白石岗村就结合美丽幸福村居建设工作,对原有中心公园进行升级,还因地制宜兴建白石岗公园、梁屋小公园。其中,梁屋小公园结合当地特有的乡土文化进行设计,园内以红砖为主的建筑物很好地与周边的民居融为一体,设计精良且节约建设成本。从过去一片荔枝园到现在环境优美的公园,周边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新种植上的树木和花草增添了不少生机,梁屋小公园的建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每到傍晚和晚上,许多附近群众到这里散步和游玩。在公园附近开工厂的林志诚先生坦言,“公园的建成不仅提供了活动场所,也改善了附近的治安环境。”

银山市级湿地公园元旦开放,当天就吸引了上万名游客。银山市级湿地公园位于谢岗镇西北部银瓶山脚下,原本是一大片青草地和天然湿地,市里决定把这块天然湿地,用公园形式保护起来。通过栽种木棉、紫荆、黄槐等开花树种,打造极具地域特色绿化景观。同时,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为鸟类规划安乐窝,让池鹭、苍鹭、白鹭、绿头鸭、白胸苦恶鸟等繁衍栖息。从银山市级湿地公园进来,邓勇能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走出家门口就有运动和休闲的地方,生活越来越便利。”

公厕革命

新增千余公厕缓解市民内急

出门在外,人有三急,有公共厕所的地方总是排起长队。这样的景观,在东莞却日渐减少。

得益于“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东莞2019年新建、改造升级1000座公厕,其中打造50座首批“星级公厕”。同时,还实施“洁净城市”“点睛亮景”等专项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外休闲娱乐时,从容地解决“内急”问题。

茂密的榕树下,墙角拐弯处,广场显眼地,一座座公共厕所,与周边景观融合打造。镇街(园区)着力推进“公厕革命”,在麻涌镇,麻二公园公厕周边的优美环境吸引了不少村民惬意地乘凉。镂空雕花的装饰、别致的园林绿化、“扫一扫”就能免费取纸巾;在道滘镇,江滨公园公厕内部装修焕然一新,更新入厕标志牌,设置温馨提示,配备洗手液、物件架等便民设施,贴心服务让人称心如意;厚街镇还对中心区的公厕(不包括公园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开展试点“免费手纸”,并选取部分条件成熟的公厕安装空调,打造星级公厕。

“厕所革命”,布点设置特别注重人性化,基本选在人流量较大的市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以及乡村旅游的路线边上,覆盖镇街各村(社区)、主要公共场所、旅游景区等区域。内部配置上强调实用性,增设第三卫生间、母婴设施、马桶、冲水感应等设备,让人轻松如厕。

来自“高德地图”2018年发布的统计,东莞开放厕所的数量超过12000个,人均覆盖率排在全国第一位。经过一年的“厕所革命”,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厕所好找、智能、干净”。

内涝整治

整治20个易涝点降低内涝风险

“水浸街”“下雨看海”是不少街坊邻里的烦心事。暴雨期间出现内涝,这是许多现代化城市的“通病”,东莞也不例外。“暴雨天积水内涝”在东莞确实存在,也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加快了整治步伐。针对全市易涝点,市水务局逐一编制了131份整改实施方案和应急手册,2019年下达两批共74个易涝点的整治任务,其中20个易涝点如期完成整治,降低市民出行遭遇内涝的风险。

东莞有信心和决心缓解城市内涝,目前已制定三批次整治方案和应急措施。积极实施整治工程,着力消除内涝“存量”,疏通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内涝“增量”。同时,落实“加法”和“减法”两项应急措施,对城市道路下水(雨水)井加装防坠网,增加一道保护屏;建立易涝点暴雨排涝应急机制,水务、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动,及时疏通排水管渠,减少“堵点”,消除安全隐患。

其中,整治东城下桥水果批发市场内涝时,针对地势低、排水慢、积水深的“短板”,新建一段300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及时疏导积水。同时,围绕周边的银岭街、银珠街、桥山路机动车道路,重新修建一条排水暗渠。如今,下桥片区十余年“下雨看海”“水浸街”的顽疾得到彻底解决。


本文标题:狠抓执行力 事事合民意⑩|东莞优化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系统优化”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