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生活课堂 > 安全知识 > 逃生急救知识 > >

舆论聚焦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备拟入法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急救设备应为公共场所标配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2月2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四审稿拟增加规定,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消息一出,让公众对于急救设备设施成为公共场所标配充满期待。不少网民表示,近年来,各类媒体公益广告和有关急救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多,公众急救意识不断增强,很多城市已经开展了急救设备的配备工作,这些进步值得肯定。

同时,梳理媒体报道发现,2019年下半年以来,在公共场所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错失最佳救治时间、导致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地铁乘客突发心脏病倒地,面对生命的危急时刻,施救者却因找不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无法有效施救;近期,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时猝死,更是将“公共场所应急救援”的话题推到舆论场中央。

舆论认为,不论是地铁、火车、飞机,还是学校、公园、商场、交通枢纽,在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段场所配备急救设备、紧急医疗包,设立受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岗位十分必要,有利于创造及时救治的条件,挽救宝贵的生命。

急救设备不仅要有,更要会用

舆论普遍认为,急救设备设施是硬件,公众急救知识是软件,二者缺一不可。

不少媒体总结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时发现,在硬件配备方面,自21世纪开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配置和推广使用AED,美国达到317台/10万人,日本达到235台/10万人。我国目前只有0.2台/10万人,配置数量和覆盖公共场所面很小。在软件应用方面,在发达国家,掌握急救技术成为很多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德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高达80%,法国为40%,而我国仅有不到1%。即使是一些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公众,由于没有定期进行复训,又缺乏实际操作,同样面临不会救的尴尬。

东方网指出,事实上,放置在公共场所的AED都是“傻瓜式”的,没经过培训的人也可以根据产品说明使用。但是很多市民不认识它,一些认识的人也不敢轻易使用。诸如“15台救命神器AED投放杭州一年半零使用”“海口救命神器AED成摆设”的报道时见报端。急救设备设施没有派上用场,并非不需要,而是不会用、不敢用。

光明网认为,破除“不会用、不敢用”的公共顾虑,并无捷径可走。一方面需要民众主动学习掌握相应技能,另一方面则需要相关部门在全社会开展培训。熟练操作急救设备是公民责任,也是相关医疗机构的责任。有调查显示,国人普遍缺乏急救知识,98%的受调查者所能做的只是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在一旁干着急,白白错过黄金抢救期。因此,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备的同时,开展培训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要让公众敢用、会用、善用。

加强急救教育 共建健康中国

不少网民表示,发病时遇到专业医护人员的“幸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多数情况下只有公众熟练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运用急救设备,实现救人救己。

舆论认为,在立法推动急救设备设施成为公共场所标配的同时,也应让急救常识成为公众的必修课,纳入学校教育、入职培训、驾照考试等,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让更多人敢急救、会急救。

据媒体报道,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公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已将“积极参加逃生与急救培训,学会基本逃生技能与急救技能”写入行动目标,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取得急救培训证书的人员分别达到1%和3%”,按照师生1∶50的比例对中小学教职人员进行急救员公益培训。《行动》指出,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

此外,舆论建议,对社会和政府而言,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继续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配置足够数量救护车,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保障生命救援质量,共促健康中国的建设。(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约舆情分析师 王易)

(责编:实习生 李嘉律、袁勃)


本文标题:舆论聚焦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备拟入法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