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英语学习 > 英语阅读 > 英语故事 > >

《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资料]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原标题:《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

  2014年7月,《李鹏回忆录(1928-1983)》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是李鹏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政事儿”特此选摘部分章节。

《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资料]

  前言

  《李鹏回忆录(1928-1983)》是我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本书详细记述了这一时期我的人生经历,包括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在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等。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28年中,我在水电、火电、供电和电网等专业领域都工作过,做过技术、行政和党务工作。1981年担任电力部部长。

  本书分为16章,共计48万余字,并配以130余张照片,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我的回忆,其余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我父母亲的传记、我的日记和工作笔记,以及其他有关资料文献等。

  本书正式出版前曾印制样书,分送有关同志和亲朋好友征求意见,并据此对原稿进行了部分修改。在此,我谨向他们表示感谢。我还准备继续完成1983年至今的回忆录,包括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20年和离休之后的生活。这一写作任务会更加繁重,我当尽力而为。

  李鹏

  2014年3月11日

  我的出生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我的父亲叫李硕勋,母亲叫赵君陶(原名赵世萱),他们于1926年8月在上海大学结成良缘,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相亲相爱的革命伴侣。从他们的结婚照片上可以看出,母亲坐在一个大椅子上,相貌端庄、温柔文雅,父亲坐在母亲身旁,身材修长,刚强坚毅。这张照片我母亲一直珍藏在身边,这是她幸福而永恒的纪念。

《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资料]

  说起父母亲的相识,还有一段往事。那是在1925年3月,我父亲在上海大学读书。当时的上海大学是我们党参与创办的一所学校,培养出了大批党的干部,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张太雷等都曾在这里任教。有一位同学叫阳翰笙,他患有胃病,组织上安排他和李硕勋、刘昭黎、雷晓晖等几位同学一同到杭州养病并补习功课。他们四人在西湖边的葛岭山上租了一套四间屋子的平房,自己动手做饭和料理日常生活事务。杭州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阳翰笙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我父亲随身带了许多关于马列主义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书籍,在那里苦心阅读钻研。有一天,雷晓晖碰到一个叫钟复光的同学,就邀请她来西湖的住处。钟复光后来嫁给了上海大学的一位教社会科学的教授施存统,他们的儿子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过了几天,钟复光来到了葛岭山上的住处,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位20岁左右的女学生。钟复光介绍说:这个女孩子叫赵世萱,是赵世炎的妹妹,从北京来到上海,准备明年报考上海大学。就这样,我的父亲和母亲相识了。以后他们同时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他们经过相识、相知,互相萌发了爱慕之心,在第二年8月结为终身伴侣。

  我的母亲非常喜欢杭州,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湖秀丽的风光,还有她对父亲的无尽怀念。母亲晚年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她还是想回杭州再看一看那令人牵肠挂肚的地方。1982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在西湖边上的一家休养所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光。

  1928年10月20日,也就是农历九月初八,我出生在上海法租界明德里15号。在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父亲受党中央委派,正在浙江省从事党的白区工作,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军委书记,后又任省委代理书记,所以未能陪伴在母亲身边照顾她。过了半年,到1929年3月,我父亲才奉中央的调动,回到了上海。这时候我已经快半周岁了,父亲见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心中自然十分高兴。他就问母亲:“给他取名字了吗?”母亲说“还没有呢,等你来取呢。”他好像胸有成竹,说“他在我们李家属于’远’字辈的,就叫李远芃吧。”我母亲不假思索念出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贺雨》,其中有两句是“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我父亲说:“芃”代表草木茂盛的意思,这说明我们家又多了一个革命的后代,我希望他能够像茂盛的草木一样,永远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土地上。”就这样,我的名字就定下来了,叫李远芃。后来,我12岁去延安的时候,蒋南翔帮我改名为李鹏,一直沿用至今。

《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资料]

  我的家庭

  我的父亲李硕勋于1903年2月23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庆符县(今属高县)、我的祖父叫李天祺,祖母叫何圣熙,我都没有见过。我们家在当地是一户比较富裕的家庭,我的祖父是做生意的。据说我的先辈是从湖北省麻城县移民过来的。早在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疾病的影响,四川省人口锐减,清政府动员邻近省的老百姓移民到四川,耕种土地,减免税赋,让四川重新发展起来。我在麻城的祖先李朝翰从麻城迁移到四川庆符县。家谱中记载,四川李氏从第一世李朝翰一直传到我这一辈“远”字辈。后来在湖北省麻城县也发现了李氏家谱。家谱上说,这个家族的第十代有一个男丁名朝翰,后迁移到四川,他的出生年月是明万历十二年。这样,两份家谱就对上了。麻城的父老乡亲们听说我的祖籍是麻城,都很高兴。当地的县领导多次到北京来看望我,希望我能回老家看一看,我也有这个愿望。2002年5月,我终于如愿以偿,和朱琳一起回到了麻城老家,来到我的祖籍地李家坝,去李家祠堂祭拜了李氏祖先。

  李硕勋从庆符县小学毕业后到宜宾上中学。那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后,他积极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和抵制日货的斗争,并接受了进步思想。他和阳翰笙是好友,两人都认为宜宾消息闭塞,就到成都考上了四川省立第一中学。在1921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接触到许多新的进步思想,其中包括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他们结识了吴玉章,钦佩他的革命思想和渊博知识,多次向他请教,思想上受到很多启迪。吴玉章是同盟会会员,当时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任校长。共产党员王右木也向他们讲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情。李硕勋、阳翰笙和其他同志共同组建了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


本文标题:《李鹏回忆录(1928-1983)》里的故事[资料]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英语故事”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