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电脑教程 > 工具软件 > 办公软件 > Word教程 > word常见问题 > >

基金投资中的常见问题 来看看都有哪些?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基金投资中的常见问题 来看看都有哪些?】基金投资者除了关注基金管理人的预期年化收益创造能力之外,也需关注风险控制能力,而最大回撤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最大回撤衡量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回撤率,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开始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即亏损幅度。这是一个历史指标,比较的是基金过往净值。

  基金投资者除了关注基金管理人的预期年化收益创造能力之外,也需关注风险控制能力,而最大回撤是一个非常好的衡量指标。最大回撤衡量基金净值曲线峰顶到谷底最大的幅度,该指标考验了基金经理对于风险和趋势的把握能力。

  基金投资容易被忽视的指标——回撤率

  回撤率,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开始回落到最低点的幅度,即亏损幅度。这是一个历史指标,比较的是基金过往净值。

  平均回撤率可以看出一只基金“稳不稳”;而最大回撤率则表明它过去的最高风险值是多少,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或者说是,统计期内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大亏损值,简单来说即投资者买入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坏状况。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最大回撤的算法。假设某基金成立以来的最高净值为1.2430元,从最高点往后推,最低净值为1.1520元,计算下来差额为0.091元,差额和最高净值的百分比为“-7.32%”,这个数字就是这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率。

  计算公式如下:X为第N天的产品净值,Y则是N后面某一天的产品净值,回撤率=(Y-X)/X。

  不过,仅用基金的最大回撤来衡量一只产品的优劣是不全面的,基金的最大回撤受到所经历的市场环境、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等多方面影响。回撤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回撤后净值是否能起死回生。

  总之,波动不是风险,选错股票才是真正的风险。

  不管怎么定义,至少这两点是目前的主流认识:

  1、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2、回撤和风险成正比;回撤越大,风险越大,回撤越小,风险越小。(基金观察网)

  择时这朵“带刺的玫瑰”到底该不该用?

  投资中的择时,即预判资产价格变化来买卖证券,是投资界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对古今中外每一位投资者都极具诱惑。人们用各种理论和工具武装自己,梦想拥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因为一旦预测准确,资本市场就将成为他的永续的提款机,财富将滚滚而来。

  然而,欧美的金融学界根据大量的实证数据普遍认为股价的波动是近乎任意的——学术上称为“随机漫步”,并且预测股价变化是很难成功甚至是徒劳无益的。稍有投资经验的人也会告诉你,择时是一件大多数情况下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在中外成名的投资大家中,比如万众敬仰的巴菲特,大多数都放弃择时而选择买入持有长期看好的股票满仓穿越牛熊。这样的策略,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会每隔数年便经受一次严峻的熊市考验。刚刚过去2018年的A股,就是这样“跌跌”不休,对于不择时的投资者而言,惨重的损失不可避免。

  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择时,择时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益处,又要我们付出何种代价?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择时策略总能发挥作用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

  我们先从单次择时分析开始。为此,我们假设一位酷爱择时的投资者Tim的投资策略,具备如下的一些基本定义。

  买对:买入后股价上涨盈利。

  买错:买入后股价下跌损失。

  卖对:卖出后股价下跌,规避损失。

  卖错:卖出后股价上涨,损失潜在回报。

  其中“赢”和“输”不言而喻,说明择时的买卖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而这里“平”对应的是,买或者卖中有一次的判断错误,而另一次正确,对最终收益率的效果从平均而言“打平”。这个“打平”当然过于理想,实际买卖一轮,即使没有收益,也会产生交易的损耗,所以不可能是完全的“平”,这在后文分析。

  最后,我们需要赋予Tim一个合理的正确概率p。此处的择时策略可以是Tim大脑里的主观判断,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精确算法的量化模型。于是我们得到对应所有择时结果的概率分布,如下表:

  这是一张重要的表格,因为它展示了Tim择时成功与失败的概率。Tim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股神,正确率可以达到70%。在笔者眼里,70%的准确率已经是股市交易10年以上的高手水平(绝大多数声称能预测股价的人基本都是逃不出心理学的一个现象,“过分自信”over confidence)。于是我们可以得到Tim择时的概率分布,如下表。

  我们惊讶的发现,判断神准如Tim,做对一次完整择时并且获利的成功率只有49%,甚至低于向天上抛出一枚硬币猜正反面的概率!“买入持有”策略的正确率就是50%!换言之,要作对一次择时,难度是很高的。你必须成为一个超越Tim的高手,择时的结果才可能在概率上优于“买入持有”。

  然而笔者的经验是,要想超越Tim的正确率,哪怕多10%,也是异常困难的。

  除此外,择时与不择时在每一种走势下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经过测算我们发现,择时策略在单边下跌和震荡市场相对于不择时更好。

  在单边下跌的行情中,择时可以大幅度减小损失的程度,保护资金的安全。

  在单边上涨的过程中,择时策略的运用也会付出代价,那就是提前下车,没有挣到所有的收益。

  在震荡行情中,择时和不择时的各有千秋,择时具备提升收益率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因为误判而遭受小概率的损失,不择时虽然没有收益也没有损失,但需要忍受中途所有的回撤波动。

  结论虽然清楚,但对于股市处于哪种行情却又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所以坚持运用择时策略的代价就是在单边上涨的行情中错过最大的上涨幅度。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得到的发现。

  首先,没有金刚钻请不要揽“择时”瓷器活。要在择时上具备明显的效用,择时策略的正确率必须显著高于抛硬币的50%。正确率越高,择时的威力将成倍的增加。你必须是高手才可以持续的玩转择时的游戏。如果功夫不过硬,那么择时的伤害将同样巨大。

  其次,择时并非适用所有类别的行情,虽然在总体上强于不择时,但并非没有代价。择时最大的价值就是在连续下跌的熊市中保护资金的安全,其次才是在波动中增厚收益。保护资金安全从风控的角度具有生存还是毁灭的价值,光这一条,高质量的择时策略就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然而,即使是高胜率的择时策略也面临客观存在的错误概率,每一次误判都有可能让投资者错过应该有的收益或者付出纠错成本。这样的错误在震荡市很可能让投资者亏损,而在长期上涨的大牛市则让投资者提前下车追悔不已。

  再者,交易损耗是择时的隐形杀手。流动性受限和交易延迟等产生的损耗比直觉要严重。在每一次择时中都将蚕食投资者的收益率,择时越多,消耗越大。频繁的连续择时也将因为不停的损耗而走向净值悲剧。


本文标题:基金投资中的常见问题 来看看都有哪些?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word常见问题”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