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考试 > 公务员 > 行测辅导 > 综合指导 > >

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高考瞬间。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高考瞬间。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高考瞬间。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2018年高考前夕,在教室里复习功课迎接高考的高三学生。新华社发

编者按

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本省市实施方案,由此,高考综合改革正式进入由东部试点转向中西部推广的关键阶段

继2014年浙江、上海两地启动新高考改革,2018年第二批4省市投入试点后,目前共有14个省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在与前试点省市改革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第三批8省市借鉴经验,充分考虑各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在考试科目选择、考试时间设置、招生录取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尊重规律、符合实际、回应关切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这样改?方案背后,透露哪些信号和深意?新政的执行,对于未来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下好高考改革这盘大棋又将具有怎样的价值?本期,我们再次聚焦改革进程中的高考,解析政策,希望为公众提供更多观察思考、调适理念、建立共识的视角。

学生选考 高校选科 国家选才

三“选”兼顾如何彰显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 于涵

新选考模式突破文理分科的局限性,在打牢物理或历史学科基础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

高校对这一“选择权”必须真研究、真使用,否则定错了“门槛”、招错了人,不单是育人工作的失职,也是对考生的失责。

8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公布,标志着高考改革进入由东部试点转向中西部推广的新阶段。高考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教育全局和国家大局,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试点的任何探索,要在面上“开花结果”,都需要在深入、细致分析“点”“面”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这样才能迈出稳慎的步子。作为第三批启动改革的地区,8省市在试点省份平稳落地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中央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要求,坚持从省情和教情出发,回应了社会关切以及人民群众对高考改革的期盼,提出了更加贴近实际的方案。

从具体内容来看,8省市方案呈现出改革方向一以贯之,改革思路一脉相承,改革举措“一盘棋”的共同特点。在改革方向上,集中体现了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的改革要求,坚持高考改革“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的基本定位,确保《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总体设计落实落地。在改革思路上,坚持“两依据、一参考”的基本框架不动摇。在改革推进中,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于前期试点地区取得明显成效、社会认可的举措,继续加大推进力度,扩大改革的受益面;对于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如中学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教学组织不适应、科目选考不平衡等,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改革平稳有序。在具体举措上,充分考虑各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了“3+1+2”的选考科目方案,并在考试时间设置、录取方式上进行了创新。

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依靠理念创新,从浙沪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开始,彰显“选择性”的教育理念就始终体现在各项举措实施和完善的过程中,并在实践中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也符合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8省市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深化了对“选择性”的认识,丰富了“选择性”的内涵,并且充分考虑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承受度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从而使这一理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加切实可行。

当前,8省市改革方案的出台,在落实“选择性”教育理念上形成了学生选考、高校选科和国家选才的三“选”兼顾模式,努力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学生视角来看,新的选考模式突破文理分科的局限性,在打牢物理或历史学科基础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学生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兴趣、志向和特长来选择考试科目。相较以往文理分科时2种科目组合的选择,现今的12种选择可谓向前迈了一大步。对高校而言,其选择性主要体现在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提出各个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高校在科目上的需求因学科门类而异,有基础性的,也有专业性的。物理、历史两科在高校自然科学大类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等科目在不同专业细类中的先导性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对这一“选择权”必须真研究、真使用,否则定错了“门槛”、招错了人,那不单是对本校育人工作的失职,也是对考生的失责。从国家的立场来看,一方面,国家长远的发展战略和近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规模和质量上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这为学生和高校的选择策略提供了宏观依据,也为双方的选择结果在总体上的均衡划定了边界。另一方面,国家及各地方现阶段的综合实力和教育发展水平,为选择性理念的落地(例如选课走班)提供了基本保障,也设置了必要的限度。总之,在选择性的维度上,我们既要保证个体选择的自主空间,又要顾及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局部上的刚性限制,更要体现国家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高考综合改革在由点及面的推广过程中,必然面对地区间的种种差异及其带来的影响。在落实国家总体要求的过程中,8省市的改革方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积极、务实的探索和创新。其改革举措在坚守“选择性”教育理念的同时深化了对“选择性”的理解,必将更加精准地对接地方实际,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需要。

从“3+3”到“3+1+2”改变在哪里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

新高考模式将倒逼学校从初中阶段就开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的工作;高中阶段则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建立学生选课选考指导制度。


本文标题:高考综合改革进入关键阶段 三“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