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经济学 > 行业经济 > >

视觉中国跌入版权“黑洞” 创始人持股暂无法解禁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出品|大摩财经(ID:damofinance)

由一张黑洞照片的版权而起,视觉中国(000681.SZ)今天引发众怒,被揭存在诸多图片版权问题。今天晚间,视觉中国的官网甚至也已无法打开,疑似正在紧急清理存在版权问题的图片。

昨日,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完成的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全民关注之余,中国网民发现这张图片需从视觉中国上购买版权才能使用,这一违背常理的做法迅速引来争议。视觉中国对此解释称自己是通过合作伙伴拿到了“编辑类使用授权”,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商业用途。但很快这一说法也被“打脸”:在中国首发黑洞照片的中科院院士称,一旦发布全世界都可以用。

更有网友发现,视觉中国还将国旗、国徽等图片也纳入其版权库,为此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直接点名视觉中国:“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很多企业和个人也纷纷吐槽自己的LOGO、照片被视觉中国放在平台上销售。

视觉中国之所以引发众怒,还在于其久被诟病的核心商业模式:靠版权诉讼获取主要收入。过去两三年,大量媒体、企业因无意中使用视觉中国未授权图片而遭到起诉,被外界评论为“漫天要价”、“恶意诉讼”。对此,新华社今天评论说:“我们尊重版权,但如果打着版权保护的幌子做起了生意,怕是不太合理。”

事实上,视觉中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其打官司维权的大量图片本身存在版权问题。随着事态发酵,视觉中国平台上销售的图片被发现存在越来越多的版权问题,包括涉嫌侵犯个人肖像权、销售无版权的图片等。

视觉中国的前身是媒体人李学凌和柴继军于2000年创办的Photocome,后逐渐发展成为正版图片交易平台。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在A股上市,包括柴继军在内的10名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视觉中国53.03%股权。

视觉中国的核心收入为视觉内容与服务业务: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该业务收入分别占其全部收入的60.99%、71.66%和81.81%。

视觉中国在2017年年报中称,其视觉内容主要来源为三部分:自有版权内容、机构供应商内容和签约供稿人内容。视觉中国与版权视觉内容的生产者签署代理协议,获得内容分销权,而使用者则通过向视觉中国付费获得内容使用权,而内容生产者则相应获得约定分成。

近年来,视觉中国与全球第一大图片库GettyImages建立了合作,并收购了比尔·盖茨创办的全球第三大图片库CorbisImages及国际知名的线上摄影社区500px。到2017年末,其拥有全球约30万名签约供稿人以及240余家专业版权内容机构的超过2亿张图片。

视觉中国“恶名远扬”始自2016年建立的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即“鹰眼”。通过该系统,视觉中国可以追踪到其图片库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然后通过起诉或威胁起诉,要求侵权方付出高额赔偿,或签订年框合作。

通过这种商业模式,视觉中国的业绩开始快速增长。2018年前三季度,视觉中国实现营收7.01亿元,同比增长了20.97%,实现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35.31%。其中视觉内容与服务营收5.73亿元,同比增长34.48%,占其总收入的81.81%。

值得注意的是,视觉中国去年前三季度2.2亿的净利,离其完成2018年的业绩承诺差还1.08亿。

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上市后,10名一致行动人承诺2014年至2018年的利润分别为1.14亿、1.63亿、2.23亿、2.77亿和3.28亿。据视觉中国财报,仅有2014年和2017年均已完成,2015、2016年未完成。

视觉中国借壳上市时,10名一致行动人承诺五年内不转让股份,恰好到4月10日到期。这部分股份共有3.88亿股,解禁市值逾百亿。不过,由于视觉中国2018年年报未发布及需要做减值测试,上述股份需要在10名一致行动人履行完业绩承诺后才可解禁转让。

视觉中国跌入版权“黑洞” 创始人持股暂无法解禁

上述即将解禁股定增发行价为每股5.28元,至今日收盘视觉中国股价28元,收益已达430%。


本文标题:视觉中国跌入版权“黑洞” 创始人持股暂无法解禁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