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化 > 文化研究 > >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是乡村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乡村的普遍衰落,乡村经济共同体的瓦解导致乡村文化的瓦解。”日前,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在武汉大学举行开题论证会。

项目将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建设”主题,挑出其中最根本、最关键、最突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既有基本的理论与模式研究,又有最核心的“人”、特别是农民工群体的研究,还有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与“共享空间”的研究,更有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乡村文化产业的研究。

课题共分5个子课题,分别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理论与模式研究”,旨在为整个课题奠定宏观研究基础,探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理论与模式的选择问题,力求通过理论层面的分析,选择适合的文化模式来指导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工流动与农村公共文化参与研究”,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建设研究,以农民工流动与农村公共文化参与及特色文化产业机会为重点研究方向,着力探索改善和促进农民工参与农村文化振兴的对策建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空间建设研究”,力求解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二者的建设如何有机结合,并提出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推动我国农村文化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与政策研究”,以湖北省60个绿色幸福村为基点,探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模式与政策;“乡村文化产业振兴的政企合作模式研究”,以50个卓尔美好生活馆的实践为基础,探讨政企合作模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经验与教训。

课题将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紧紧围绕如何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研究和回答如何提高农民文化活动参与度与积极性、构建乡村文化共享空间、实现农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振兴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等现实问题,从而提炼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模式。“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需要政策的指导和支持,而政策的制定和完善需要实践的探索与反馈。本课题以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为导向,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对建设中的理论、制度、政策及法律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将外部环境条件优化的经典案例上升为国家政策与制度设计的经验基础,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系列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报送政府相关部门。”该项目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表示。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战略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福祉建设和政治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之一。“经济建设重塑乡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经济活力、夯实物质基础;文化建设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促进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转型,凝聚乡村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生态建设保护绿水青山,使乡村振兴走绿色发展道路,构建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福祉建设聚焦乡村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建设美好生活,保障农民生活品质;政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建设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傅才武告诉记者,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整体生态观,5项建设内容高度互恰,全面关怀乡村振兴的路径发展。文化建设则是整体战略的基础,贯穿经济、政治、福祉、生态等全部建设内容,从多维度出发构筑乡村文化的现代性,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精神引领,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福利保障、乡村治理结构完善和生态屏障构筑提供社会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文化政治、文化经济的支持。

“如何提高以中青年农民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对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理性对待爆炸性的信息化时代,把信息与技术资源运用到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去,将是构建新乡土社会中新文化形态的重大命题。”傅才武表示,课题的最大难点在于当代新技术环境下中国新乡土社会的新文化形态问题。此外,由于我国乡村文化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市场资源配置乏力等造成的政府与市场的双失灵态势的困境如何化解,也是本课题需要着重解决的一大难点。


责编:张阳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本文标题: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文化研究”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