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哲学 > 科技哲学 > >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Understanding and Theory:The Optimistic Attitude and Pessimistic Attitude in the Discuss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者简介:梅剑华(1980- ),男,湖北秭归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智哲学,实验哲学,认知科学哲学,E-mail:jianhuamei@yahoo.com。北京 100089

  原发信息:《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0184期

  内容提要人工智能基础问题遇到两种类型的问题,第一种类型的问题是理解上的:计算机能否思考?强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奇点能否来临?这些取决于我们对相关问题、论证及其概念的反思;第二种类型的问题是理论上的:人工智能需要相关性的推理模型还是因果性的推理模型?人工智能可否建立一种反映真实世界的四维符号系统?这取决于科学家的理论工作。在理解问题上,一旦澄清相关的概念和论证,会消除对人工智能的悲观。在理论问题上,一旦深入理解了相关数学的、技术的难题,会消除对人工智能的乐观心态。

  There are two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foundation of AI:The first is about how to understand the AI,Can computer thinking? Are strong AI possible? Is their a singularity AI suppress human? This kind of question can be clarified and solved by conceptual refection,while the second is about how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 of AI,such as how to implanted program with causal model,can scientist found a four dimensional symbol system for AI.This kind of question can be rejected or solved by scientists.Regards understanding problem,we will never be pessimistic if we clarify related concepts and arguments.Regards theory problem,we will never be optimistic if we know the related formalized and technique trouble.

  关键词:强/弱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实验哲学/因果推理/奇点/Strong/wee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Experimental philosophy/Causal inference/Singularity

  

  一、导论

  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成为各个学科、各个阶层、各个国家竞相关注的话题。它在最基本的层面推动我们对人之为人、人与机器之异同诸多哲学-科学论题的理解,这包括了大量哲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交叉研究。人工智能也在最现实的层面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重塑了各种行业的生存状态。

  在人工智能的基本层面,一些乐观的哲学家、科学家认为人类能够制造出和人一样具有智能的机器人;另一些悲观的哲学家、科学家,认为人类乃万物之最灵者,不能(无法)造出具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自1950年图灵(Alan Turing)在哲学杂志《心灵》上发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至今,围绕图灵测试、中文屋这些论题的讨论从未停歇。①一些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哲学家试图通过反对强人工智能,为人类留以最后的尊严;一些具有自然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则试图对强人工智能展开论证,表明人不过是自然世界中的一个复杂智能体而已。

  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层面,一大批务实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希望用人工智能去解决一个个社会难题;而另外一批具有批判意识的知识人则担忧,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催生新的伦理、政治问题。关于阿尔法狗和阿尔法元的争论未止,京东已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物流新路径,马云则使用人工智能进军农产领域。过于强盛的人工智能技术会不会剥夺人类的工作机会,从而引发巨大的社会动荡呢?乐观派似乎暂时占了上风,而一大波没有发言权的基层劳动者(如送货员、超市销售员、农民工)则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新闻里看到了自己的失业前景,产生了巨大的焦虑。杜威曾在一篇名为“哲学复兴的需要”的文章中说:“哲学家不处理哲学家的问题,哲学家处理我们的问题。”人工智能问题不再仅仅是书斋或实验室里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种种乐观或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人工智能问题的误解和偏见。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解性的,第二类是理论性的。理解性的问题需要澄清,理论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机器能否思考?奇点能够来临?机器是否会统治人类?这是属于理解层面的。机器人能否运用因果推断知识?人工智能能否建立一个反映真实世界的四维符号系统?这属于理论层面的。对于理解层面的问题,我的态度是乐观的。即使奇点来临,我们也会与机器人和平共处。对于理论方面的问题,我的态度是悲观的。除非发生巨大的科学革命,我们很难让机器人具有和人完全一样高的推理系统。本文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第三部分就机器能否思考,机器能否进行因果推断,机器能否建立真正的符号系统给出分析。第四部分就奇点能否来临、强人工智能可否实现给出论证。


本文标题: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