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演讲与口才 > 礼仪课堂 > 饮食礼仪 > >

中国人什么都吃?明清时欧洲人眼中的东方饮食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明清时期,中西交流日渐频繁,西方开始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这些早期的认识,在加深了西方对中国了解的同时,也成了西方人对中国饮食最初、也是最刻板的印象。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自从陆羽对茶之美的揭示奏响了美妙的乐章,打开了人类审美茶的心灵,茶文化便逐渐统治了整个中国的饮料文化。明清之际,西方来华人士对中国的茶描述颇多,通过这些描述,西方人也渐渐认识到茶,并由此开启了西方人对茶“不离不弃”的时代。

17世纪荷兰著名医师尼克拉斯·迪鲁库恩是第一个热情推广饮茶的西方人。他在《医学论》一书中,着力描述了茶的药用效果,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茶,茶可以疗病,可以使人长寿。同时代的若古爵士也在一篇题为《茶》的文章中,以较长的篇幅介绍了关于茶叶种植的特点,最后两个段落讨论了如何饮茶及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当时,部分西方人已经意识到了茶的保健功能,并开始向西方推广。

虽然茶叶经由这些人开始成批次的运抵西方,但当时西方许多人对此新鲜事物还颇有争议。法国医学界对茶的保健功能提出质疑,而德国传教士则认为中国人面黄肌瘦全是喝茶的原因。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让两个死囚喝咖啡和茶,以作为免除死刑的条件。两人喝完后都很安全,而且喝茶的那位最后活到了83岁。于是,西方人开始重视茶的保健功能。

中国人怎么什么都吃!西方人越来越难以容忍中国饮食

贵妇人们的茶会

明清之际,除了茶的保健作用,西方人还了解到茶是中国待客的重要饮品。1575年,一位奥古斯丁教的传教士、西班牙外交代表团成员马丁·德·雷达(Martin de Kada)在福建省生活了数月后,对当地的饮茶风俗作了详细的描述。其中着重描写的便是茶作为待客的必备饮品,以及这些西方人慢慢接受茶、喜爱上茶的经过。这个套路在西方也发生了。荷兰的贵妇人们开始流行以茶待客,并逐渐形成了早茶、午茶和晚茶之分。

明清之际,茶开始在西方流行,西方人已经初步了解到茶的保健作用和中国以茶待客的风俗。但是,西方人并没有学习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中国人的茶美学及对茶独特的文化推崇,西方都没有深入了解。这使得西方对中国茶文化肤浅了解的同时,又为西方人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文化挪出了空间。

用餐礼仪

明清之际西方人对中国用餐文化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同官员之间的宴会上,对民间的记载不多。在官员主持的宴会上,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用餐文化的看法呈现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筷子和用餐奢侈程度的描述,另一方面是对繁琐压抑的用餐过程的批评。

筷子是西方人对中国用餐文化的首要印象。上面提到的马丁·德·雷达参加了一项重要的活动,该项活动被认为是“欧洲学者与明朝高官之间的首次平等会晤”。雷达描述了这次“会晤”中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情形:两根细长的棍子夹取,而且他们“使用起来如此娴熟,简直可以夹起任何食物,不管食物有多小,即便是像李子之类圆溜溜的水果,也能夹起来放进嘴里”。除此之外,还描述了宴会奢侈程度:熟食摆满了三张桌子,同时“为了衬托场面的隆重和供展示”,生鲜也陈列予另外的桌子上。宴会结束后,所有的食物都归客人,可以让他们拿回住所去。

法国人白晋所写的一篇报道叙述了他在动身返回欧洲之前,两广总督为其精心准备的持续了一整天的饯行宴的奢侈程度。“漆得乌黑油亮的方桌”上“铺着绣有金龙图案的紫缎台布”,其他桌子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肉食和水果,都码得足有一尺半高,并饰以画作和花卉。这些东西仅仅是用来展示和炫耀的。戏曲是宴会必不可少的装点。主人请白晋从剧团准备的五六十个节目中选择一个,几乎不懂中文的白晋婉言推辞了,理由是中国戏剧里的某些东西可能不适合基督教徒听。主人因此将戏曲演出改成了音乐会,乐曲节奏控制着上每一道菜的时间。每上一道菜前,都要求客人喝一小杯酒,菜上桌后,主人都会请客人先举箸品尝。主菜盛在一个做工考究,宽、深度相等的瓷器中。一个宴会通常有20道这样的菜,每4道菜之后就会上一种特别的肉汤。搭配一盘水果馅饼,最后以一道茶来结束宴会。第二天早上,白晋会按照礼节给总督发去致谢短笺。

中国人怎么什么都吃!西方人越来越难以容忍中国饮食

法国传教士白晋

白晋的描述,算是早期西方对中国高级宴会最详细的描述了。通过白晋的描述,可以感受到当时高级宴会用餐文化的繁琐。虽然白晋并未对此发表议论,但有的西方人却坐不住了。西方人在翻译法国耶稣会修道会杰查德(Jachard)神父对中国盛宴时便颇有微词:“所有的客人不得不品尝每一道菜肴,并且这种场合里的繁文缛节颇多,因此这常常给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带来麻烦,因为没有哪个国家的餐桌礼仪像法国的那样随意。因此我对杰查德在中国宴会上表现出的厌倦情绪毫不吃惊。”

上述描述所展现出的西方人对中国用餐文化认识,总的来说是客观的。虽然仅限于较高级别的宴会用餐,但却是站在尽可能客观的角度去描述的。这在明清之际的中西交往之中,颇为难得。

奇怪的食物

近乎无穷无尽的选材展现了中华饮食的博大精深,但其中某些选材,是当时(甚至是现在)西方人万般不能接受的。而这些描述又通过航海家和传教士传回了西方,产生当下“中国人什么都吃”的刻板印象。

《地理通志》、《中华帝国通志》的作者巴普蒂斯特·杜赫德也对中国饮食记述颇丰。尽管杜赫德对中国饮食持肯定态度,但是他仍然强调有些中国食物味道怪异、不合口味。他提到动物肉时,说中国人视猪肉为极品美味,尤其是那些嗜肉如命的富人。中国人食用的其他肉食还包括野母马肉、鹿鞭、熊掌及各种野生动物的蹄部。然而,这些都是高官贵族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平民百姓只要吃到马肉和狗肉就心满意足了,哪儿还在乎马和狗是老死还病死的。对于这些当街出售的猫肉、鼠肉之类的动物肉,他们也照吃不误 ”。

有个叫彼得·芒迪(Peter Mundy)的人,他在1637年去过澳门,并把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写进日记,还配上了插图。像早期的旅行者一样,芒迪很快就注意到中国饮食的异域特点。在菜市场,他看到一条蛇,“约有四五英尺长,大张着嘴伺机咬人”。在当地,蛇肉是公认的美味佳肴,连狗肉也被视为主菜。


本文标题:中国人什么都吃?明清时欧洲人眼中的东方饮食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