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学习方法 > 课堂45分钟 > >

小班课和1对1之争结束的开始,「魔力耳朵」获1.2亿元人民币A轮融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更快更深刻洞察互联网商业

━━━━━━


小班课和1对1之争结束的开始,「魔力耳朵」获1.2亿元人民币A轮融


互联网人做教育:让孩子轻松爱上说英语。

文 | 孟小白Aspire 



36氪独家获悉,在线少儿英语小班课品牌「魔力耳朵」已经完成1.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高瓴资本领投,真格基金跟投。

高瓴资本表示,“魔力耳朵的团队深刻理解教育本质,重视产品技术和用户体验,能在兼顾教学效果和运营效率的基础上,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真格教育基金副总裁姜敏认为,“一对一企业对市场做了多年的用户教育,在线少儿英语的需求已经被充分激发。目前在市场普遍接受在线教育之后,小班课机构将满足更广泛的英语学习需求,魔力耳朵所处的正是这个迅速增长的新市场。”

「魔力耳朵」基于CEFR(欧洲语言共同框架)进行二次开发的教学课程面向4-12岁中国儿童,课程定价在年人均学费4000-7000元;目前是市场上唯一一个既能给家长充分自由选择上课时间,又能实现90%满班率的在线小班课产品。学员数量过万,复购率80%。

小班课和1对1之争结束的开始,「魔力耳朵」获1.2亿元人民币A轮融

「魔力耳朵」的本轮融资可以放在一个大背景下理解:上个月,VIPKID完成了5亿美元D+轮融资,这使得行业最大的争执变得更加扑朔迷离:1对1和小班课,哪一个才是未来?

36氪专访了小班课信徒金磊,试图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令人惊喜的是,我们不仅在采访中更好地理解了小班课的逻辑,也更加认识到一个互联网人做教育的不同。

教育背景创业者的思路往往是,我看到了当前教育的弊端,我要通过新技术手段改良它;技术可以帮我引入更优秀的老师、或者更公平的课堂、或者更高效的练习等等。而互联网人的思路也很典型,给我一个准确的用户需求,然后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解决它。

前后两者各有优劣,但是在对金磊的采访中,我们明显看到了一个互联网人对教育产品更具颠覆性的改造思路。

我们将采访整理为下列4个主要问题:

固定老师、固定班级、1对1课堂,这些和优质的教学体验到底有没有关系?

放弃固定老师、固定班级和1对1模式,怎么倒逼教学质量提升?

面对融资额颇高的同赛道玩家,你最担心什么?最不担心什么?

为什么除了肢体接触的教育之外,线上一定会取代线下?

Q&A:

固定老师、固定班级、1对1课堂,这些和优质的教学体验到底有没有关系?

固定老师和固定班级是传统线下教育的产物。

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如此,但它并不意味能带来最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地理位置、师资数量的掣肘,培训学校只能提供固定老师和固定班级,用户可选择的空间是极小的。

而一家互联网公司,应该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尽可能低门槛的产品使用体验;低门槛体验的一个表现就是,降低决策成本、允许用户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接受到质量稳定的服务。体现在「魔力耳朵」产品上就是,随时约课、随时上课、非固定班级、非固定同学、非固定老师。

虽然,1)固定老师的拥护者们会认为,固定老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状况并且给予极度个性化的教育。但是金磊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再依赖于单个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能够依靠自身教研能力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老师本身就非常稀缺,结构化数据积累下的分析技术对学生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老师的能力。

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缺点,在「魔力耳朵」看来,都应该像“病历”一样保存下来。

人们看病的时候只要保存了病历,就不那么担心每次诊疗的医生是不是同一人。一份详细规范的病历能够帮助每一个合格的医生做出合适的决定。因此,即便是非固定老师,「魔力耳朵」认为学生报告本身就能给老师的因材施教提供支持。

还有,2)个性化教育其实和固定班级固定老师是相悖的。每一个班总有学生的进度是不一样的,进度不同时,原本同一班级的孩子不得不进入不同进度的班级,进入不同的班级也不得不变换老师,所以实际上,小班形式下的个性化教育也要求非固定老师和非固定班级。

此外,3)1对1的拥护者通常选择赞美学生的开口时间。在普通人的印象中,1对1情况下,老师的注意力全部在一个学生身上,没有其他学生与他争抢开口时间。

然而,金磊更愿意从开口质量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低龄儿童,如果他们不能理解外教的意思,那么外教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想方设法让孩子张口说。但对于小班课来说,孩子们之间会产生模仿和竞争,开口的积极性可能会更大。

另外有反对者说,4)非固定同学会造成学生的生疏感,降低活跃度。金磊表示,与熟悉的同类人社交是有自身价值观念的成年人的需要,而小孩子天生乐于和陌生同龄人打交道。在游戏、抢答等环节的引导下,可以迅速与新学伴进入状态,4个孩子一起互动的高质量开口次数事实上要高于1对1。

不过最终,关于开口质量的争论有可能永远无法被量化。

不仅仅是因为对开口效果的判断本身因人而异,而且,影响学习效果的变量太多,其中很多还发生在外教课堂之外。「魔力耳朵」的互联网产品不只是外教课,因为小班课更优的成本结构,它还能承载更多服务。这是下一个问题要说的。

放弃固定老师、固定班级和1对1模式,怎么倒逼教学质量提升?

「魔力耳朵」不仅放弃了固定班级和固定老师,还剥夺了家长们选择老师的权利;家长们不能预约任何特定老师,因为在平台看来,消费者购买的是平台的教育服务,而不是某位老师的服务。这种模式倒逼平台提供质量稳定的服务,因为倘若自己约老师的家长还可以因为教学质量不佳埋怨自己没有选对的话,「魔力耳朵」的体验不好,则会直接影响平台口碑。

如此看来,「魔力耳朵」在本质上和滴滴就非常类似了。平台需要保障用户随时随刻可以获得质量统一的服务。这对于滴滴,尤其是滴滴专车产品来说,是高效的调度和派单系统,是对司机行为、车辆状况的准确把控,和基于对用户行为的分析更精准服务体系的搭建。只不过,

对应在「魔力耳朵」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排课。去年下半年,「魔力耳朵」的满班率在70%左右,今年已经达到了90%。学生增加和数据量变大,是使得满班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另一部分原因,是用户数据维度的增加。仅仅在软件层面,「魔力耳朵」就可以根据学生在每次课堂上的开口次数、使用词汇状况来掌握他们在单词、表达、整句能力和流利度方面的进度。

再加上,每节课结束后外教都要基于学生表现对封闭式问题打分,产生结构化数据;也要回答开放式问题,产生“病历”为下一个节课的老师做铺垫。

以及,在每天的跟读训练营中,系统和中教也会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

所以,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系统始终在收集学生的学习进度数据。金磊说,现在排课系统可以做到,当任何一个学生临时加入或者取消上课时,所有人的课程安排都会实时更新一遍。

第二件事,就像滴滴的专车司机管控体系一样,「魔力耳朵」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


本文标题:小班课和1对1之争结束的开始,「魔力耳朵」获1.2亿元人民币A轮融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课堂45分钟”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