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演讲与口才 > 礼仪课堂 > 个人礼仪 > 人际交往 > >

日本人际交往的特征是以心传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以心传心实际上是对日文以心伝心的改写,如译成中文,意思应当是心领神会。 但是,语言和语言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它的某些不可多译性。如果将它强行转译,必然要破坏其内在的韵味,使我们依照中国文化传统训练成的思维定式作国产化理解。事实上,虽然以心传心确有心领神会的意思,但是日本人在这方面的强调,则是我们所不易理解的,故笔者权且照本宣科。

  在日本,人际交往的特征就是以心传心。外国人难以理解日本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经常使用以心传心这种非语言形式来表达某种意思,这种意思,不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是很难体味的。特别在商业交往中,如果外方的商人精通日语,那么日方的商人很可能撤退到这所明锐的听力难以捕捉的非语言形式的庇护所,通过以心传心进行内部交流,使外人一筹莫展。并且,在商业交往中,腹中语言即以心传心的同义词是无言的意志战,是日本商人交往中,注意以心传心比只察觉情绪和气氛要重要和复杂得多。

  然而,正如奇摩尔曼所说:非语言交际是表示谈判进展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我等是不可忽略的。“以心传心”虽然经常在商业交往中表现出来,但这同样不是日本商人的专利,而是一种日本文化的特有产品。在《日本百事》一书中这样写道:日本人把腹中语言看作是人际交流的最高形式。一个需要朋友帮助的人不能或不愿直载了当的说出来,他只是暗示一下。需要帮助越大,暗示就越含糊。朋友一方也觉得不必硬要他直接讲出来,而是靠直感去理解。由于他们有共同经历、语言和文化,并处在同样的社会里,所以他们养成了使用少量语言来交流相互愿望的艺术。确实,不独纯粹的非语言,就是语言形式本身,懂日语的人都知道,一个“が”后面可以省略掉多少让你去心领神会的含义。

  在这里,问题的本质在于,语言的交流是有形的,而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非语言形式是无形的,它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送。

  由于日本人往往对外界有一种几乎是本能的防卫心理,因此对他们来说,进行非语言形式交流比语言形式更重要,道理十分简单:前者对他们来说是一条渠道,对别人来说却是一条鸿沟。

  非语言交流是建立在深沉的、令别人费解的、发自内心的感觉基础上的,是用两千多年的文化经验堆砌起来的。鉴于这一点,所以尽管日本人对能讲日语,特别是对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的外国人不吝慷慨赞誉之词,但是,他们对谙熟腹中语言或以心传心技能的外国人更加敬佩。如果在商业交往中你能透过情绪和气氛的表象洞穿他们以心传心的实质,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它显示出来,那么,日本人至少在这一点上会甘拜下风。

  相反,如果一个外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但却对以心传心和腹中语言的含义不甚了了,那么,隐藏在对他进行一番赞誉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很可能是未表达出的轻蔑这一腹中语言。因为,他们无法认清语言的交流并不意味文化讯息的交流。

  需要申明的是,我以上所说的丝毫也没有否定语言文字交流重要性的意思。我所要强调的是,日本的商人之所以有别于别的国家或民族的商人,从表面上看,因为他们使用的交流工具是日语(例如,有时我旁边走过一个人,最初我很难断定他来自何方,及至他一开口,我马上明白了,哦,这是日本人),但如果作深一层的解剖,那么我将很快发现,造成这种区别的更重要的方面,是因为日本商人是由富有传统的文化铸就的。

  语言交流虽然困难,但这一障碍通常人都可以逾越,集中三、五年时间,你肯定能攻克语言关,能说一口算得上流利的日语。然而,文化讯息交流,即以心传心和腹中语言交流障碍,也那么容易逾越么?当然不能。因为,文化讯息的交流受到微妙的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役涉及最深刻、最广泛的人的价值观念和对事物的评判方式,远不是什么三、五年的时间可以消除的。正如我们看到“心领神会”四个字,马上就会在自己的思维底版上映现出国产化解释一样。

  在日语中,还有一个字,叫勘,意思是有感,直觉,第六感觉,对于这种勘,日本人也是乐此不疲的。因此,我们确实有必要提醒自己,即使我们和日本人进行交流时,语言障碍几乎不存在,但文化讯息交流的障碍,肯定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具有不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我们无法脱离这以背景。就这个意义来说,商业交往和贸易洽谈,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行为。不错,日本商人是说日语的,为了与他们交往我们应该学好日语。然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记住,日本商人有时是不说日语的。


本文标题:日本人际交往的特征是以心传心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人际交往”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