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英语学习 > 英语写作 > 背景文化 > >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兆成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江泽民同志的论述,站在时代和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为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战略选择:全球化背景下必须进行文化创新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大转折中最突出的特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文化是一种“人化形式”,是人类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有关世界和自我的经验与知识,是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判定及其表达。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观念的东西。文化的内涵既体现在人们的活动方式及其实践成果中,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产、观念形态及思维方式中,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得以聚集、积淀并以其相对独立性、遗传性和继承性,反过来又影响着社会,塑造着人类。
  据此,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加入WTO,标志着中国在实质意义上融入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文化碰撞。这种碰撞,将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带来双重影响,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这种影响也将越来越凸显。
  一方面,不同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无疑会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一些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例如,当我们融入全球化,在借鉴发达国家经济运作方式,解读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同时,一些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诸如“开放市场”、“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决策公开”、“法制轨道”、“诚信守诺”等思想观念也随之嵌入,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就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来说,市场开放的双向性,给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向外发展的空间,有利于我们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经济全球化当中不同的文化碰撞,不可避免地会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一些不利的消极的影响。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大国经济文化处于强势,实际上正在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文化霸权。我们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处于弱势,在全球化进程中极易受到伤害。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是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蚕食。
  这就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中,必须高度警惕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文化霸权。但要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最根本的还不仅仅在于这种“警惕”,而在于必须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潮头,立足传统,面向现代,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创新目标: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讲文化创新,根本目标是建设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它是中华文化中进步、积极成分的总和,是符合时代需要、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精粹,是社会文明的结晶,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基本特征表现为:
  鲜明的时代性。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反映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展示未来发展方向。
  高度的科学性。它尊重客观事实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同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
  浓郁的民族性。它富有民族特色,渗入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和社会心理的深层,反映大众生活实践,展现人们利益要求。
  不懈的进取性。它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有一种追求理想、勇于创新、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的精神,并以此凝结成为一种动力,推动自身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文化的先进性,主要是通过文化的功能即在社会与人类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出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样,在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第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第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可以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第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可以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神圣使命: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文化创新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突出地强调和要求我们必须顺应历史前进的潮流,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地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努力推进三个创新。
  首先,推进思想理论创新。思想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发展先进文化,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重大变化和崭新课题,要使先进文化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灵魂,其指导地位绝不能动摇。我们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文化实践。  其次,推进文化理念创新。发展先进文化,要求我们敢于从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理念的束缚中突破出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文化理念,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际、新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价值、新观念、新道德、新规范,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最后,推进文化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要求、遵循精神产品创作生产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生产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种缺乏创新意识的文化,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永葆旺盛的活力,在新世纪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人民论坛》 (2002年 第七期)


本文标题:关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