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学习方法 > 了解学习规律 > >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立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努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本报今日刊发江苏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董秀明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方法 努力掌握看家本领》,供大家学习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包含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是系统化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今天,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全球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趋势,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紧密联系共产党执政的实际,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因此,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再次接受哲学智慧的滋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系统观点和基本方法来指导解决与时俱进的时代问题,推动事业的发展进步和自身修养水平的提升,才是我们应当掌握的看家本领。

掌握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实事求是。世界是物质的,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主张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者。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分清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支流与主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把握实情,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对主观主义说不;就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规律把握和调查研究,重视意识的作用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科学地认识世界、务实地改造世界;就是要知错即改,不能夹杂私心杂念、怕担风险、明哲保身。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保事物的客观、理性的健康发展。

  善于统筹协调。世界是联系的,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就能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深刻地而不是表面地揭示事物的联系,从而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周边的环境。列宁指出:“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系统是联系的一种存在形态,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恩格斯指出:“自然界所有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系统思维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水平上的辩证思维方法。实现系统优化就是要坚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原则,综合考量和善于平衡影响系统发展的要素、结构、层次、环境等各种因素,努力寻求最优或更优方案。要力戒片面、孤立、表面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统筹协调,就是要秉持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立足个体、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努力寻求实现整体功能和效益的最佳顶层设计方案,实现事物的协调发展。

  注重创新驱动。世界是发展的,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力量,人们的认识实践活动从根本上就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规律、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矛盾论,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就是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讲矛盾的对立统一,既讲矛盾的统一性又讲矛盾的斗争性,既讲矛盾的普遍性又讲矛盾的特殊性,既讲重点论又讲两点论,既讲内因又讲外因,既讲质变又讲量变,在分析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新过程中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静态看待和应对,应当坚持创新是驱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注重创新驱动,实现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说到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产生、受生产力制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并且最终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服务的,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普遍的根本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结构,这个结构的基本构成可以理解为是人的劳动实践和价值的创造、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国家与社会的治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过程,生产关系的变革主要体现为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财富分配的改变,上层建筑的形态主要体现为保护公民权利、规范公共权力以及协调劳动与资本的政治、法律、意识等关系。

  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强调: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突出了重在“改变世界”的思想。实践既是社会生活一切矛盾包括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物质和精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矛盾产生的基础,又是解决这些矛盾、实现他们有机统一的中介和途径。实践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又力图加以改变,不仅体现了推动进步、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而且指明了实现进步和理想的根本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毛泽东指出,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过程;与此相对应,也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循环往复过程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以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循环往复过程。实践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的观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就需要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持续推动生产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努力平衡实体经济的增长与金融财富的积累,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要高度重视技术和资本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本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促进力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大众创新和万众创业,大力发展生产力,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注重深入实践的方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是要肩负人民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应对21世纪全球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敢于直面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勇于肩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责任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发展业绩。


本文标题: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立
分享到: 更多

更多关于“了解学习规律”的文章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