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范文网

当前位置:自我介绍范文网 > 毕业论文 > 文化 > 当代中国 > >

《芝加哥规划》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管理员 | 本文已影响

《芝加哥规划》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他山之石

  丹尼尔·伯纳姆主持的《芝加哥规划》被公认为美国城市规划的奠基之作。这部出版于1909年、在很大程度上奠基了今天人们眼中的典型现代化城市意象的里程碑式作品,其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我们一直在期盼百年规划。但怎样一部规划才能成为“百年规划”,甚至百年之后依然值得我们重温,《芝加哥规划》究竟为百年后另一个国度的我们隐藏了怎样的启示?

  我们不妨先看看规划给芝加哥所带来的成就。今天的芝加哥,拥有俗称“华丽一英里区”的大型中央商务区,其中有全美最大期货市场、第二大商业中心区和世界著名的摩天大楼群。虽然《规划》没有具体确定过这一片区的边界,也没有规划摩天楼,但宏大壮丽而又便捷有序的城市中心区和商业中心区,是《规划》的核心思想,而华丽一英里区的最终形成,则与《规划》引领实现的中央滨水绿地与休闲开放空间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深入中心却未导致无序的多功能交通体系等的支撑密切相关。

  今天每一个去芝加哥的人,一定都会对《芝加哥规划》浓墨重彩筹划的密歇根湖滨文化、休闲与生态区惊叹不已。这个巨大的湖滨开敞空间区,其中有芝加哥人命名的伯纳姆公园,是繁华而匆忙的城市中心与密歇根湖之间的呼吸地带,其中有丰富的艺术馆、博物馆、水陆运动场所,并向南北两边延伸,串接更多的绿地和大学,形成了整个芝加哥最惬意舒展的空间。绵延整个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连续开放空间与自然的高品质景观体系,就从这里开始。

  一百年前的《芝加哥规划》所确立的芝加哥综合物流枢纽中,铁路、水路以及多功能城市道路系统之间通过有机的立交进行协调与整合,这显然成为芝加哥以“有机垂直化+枢纽”方式解决复杂多元而繁重的现代交通问题的开端。今天,芝加哥卢普区的环形立交,遍布城市各处的整合轨道、高速、水道、城市道路、自行车道、步行道等各种交通方式,以及交通、商业、文化、生态等各种功能空间的形式多样的立交,结合各级枢纽、节点,使得这座全美前三位的大都市、三大国际枢纽空港城市之一和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即使在密集的中心区,也能够拥有顺畅而人性的交通环境。

  芝加哥的上述特征对今天很多现代化城市来说是一种共性。

  要准确理解《芝加哥规划》的真谛,理解其对于规划的意义,以及它对今天中国的意义,我们应该首先看一看规划以及今天的中国规划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百年前的芝加哥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方面,是对前景的爆棚信心,很多人无法停止地预期着、渴望着、要求着更高、更快、更强,另一方面,危机正在快速滋生,忧心忡忡者亦众;

  无序,由快速增长带来的无序,在城市交通运输、用地、景观、生态等多方面蔓延开来,并正在使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瘫痪;

  各种利益群体(房地产开发商只是其中之一)的目标和行为与社会公共利益出现分异,虽然谁也说不清楚究竟什么是公共利益;

  ……

  阅读本书,有一种思维方式很值得我们关注:规划的各种手段和目标、城市的各个侧面,似乎并没有哪一个是先天卑下错误或先天高贵正确的;真正的正确,在于能否统筹兼顾方方面面,构建出一个有机和谐的城市“整体”。

  如果芝加哥的滨水空间,不是位于芝加哥这种规模的城市,不能协调芝加哥的自然地理,不能兼顾其他功能的满足,那么这片滨水空间的建设能否得以顺利实施?如果仅仅留足了开敞空间、大片硬地、一些绿化,却没有足够的文化空间让人们前往,没有足够吸引人的运动和游戏场地让孩子们嬉戏,没有一片片精致的包含着休憩设施和不经意的纪念性雕塑的小空间让人们驻足、闲坐、欣赏和沉思,没有保持其自然生态性使其具备面对雨水等自然冲击时的“韧性”,没有足够的商业休闲空间既满足人们的商业需求又为地区维护带来资金的平衡,那么这座滨水空间即便得以实施,它能否有今天的魅力,其成本又如何收回?生态,如果没有经济,那么就回到原始森林好了,那就不会拥有城市的各种美好了;所以,问题在于,如何能够拥有城市的生态——一种与高密度的、大量其他功能相协调整合的生态。

  如果城市的交通,从投资到设施都很光鲜,但却占据了其他建设的成本,并将城市进一步割裂——比如割裂人行交通,或者割裂车行交通,或者割裂城市中心区,那么这样的交通是否能够促进城市的理想发展?如果物质空间的规划和发展妨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那么这样的物质空间能否顺利形成?而至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物质空间是否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否关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就意味着不要物质空间了?

  当下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可是,方方面面拿出来的解决方案,有时候很难做到整体效应最优,有时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却带来另一部分问题。比如,促进了经济,损害了环境;促进了新建设,破坏了传统文化;促进了短期,损害了长期,等等。相比之下,《芝加哥规划》实质上遵循的“整体思维”,也为当下中国规划和现实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些不同角度的启示。


本文标题:《芝加哥规划》 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分享到: 更多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